万亿规模的巨头,也还不上钱了
2023-03-13 08:02:34 33
3月初,华尔街最大私募股权巨头,美国最大上市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突然暴雷,一笔价值5.62亿美元的CMBS发生违约。
总资产管理规模达9000多亿美元的黑石集团,何至于被5亿多美元的债券绊住了脚? 黑石主营业务分为四大类,房地产、私募股权、信贷和保险、对冲基金。2007年黑石进军国内房地产,多次充当市场的抄底者,其中最出名的还属黑石和老潘的那段往事,2021年老潘打算把自家公司200多亿甩卖给黑石,但由于某些原因最终这场交易无疾而终。 而这次黑石被爆违约的CMBS,类似于不动产抵押证券,就是把商业地产的抵押贷款重新包装,证券化之后以债券的形式向投资者发行,发行人按时还本付息。 2018年黑石在芬兰收购了一家地产公司,黑石当时把一系列的写字楼和商店打包作为抵押物发行了CMBS融资,并约定用租金偿付利息。但之后由于经济环境下行,房子租不出去就没有租金来偿付利息。 另外美联储加息潮导致CMBS发行成本激增,成本过高后不少金融机构不愿再发行新产品,企业也就没办法再融资。何况这些产品发出来,也几乎没有市场,美国30年房贷利率已经超过6.5%,高利率导致房地产市场低迷,以地产作为底层资产的CMBS市场需求大减。 发行难加募资难,导致存量产品没办法借新还旧。另外商业地产融资风险增加,银行再贷款意愿也下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受到阻碍,于是产品就给整违约了。 原本这么大个公司,区区5亿美元的债券确保兑付应该不在话下,但事实却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这么大的公司,暴雷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发生的。早在去年10月份开始,因加息导致的风险资产受挫,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黑石旗下的710亿美元体量的旗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BREIT),遭到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大量赎回导致挤兑,加上集团设置了赎回上限,进一步加剧了投资人的恐慌。 这和去年末国内理财产品破净潮类似,产品越跌越赎回,越赎回越跌,造成恶性循环,为应对大量赎回,只能通过甩卖资产回笼资金来兑付投资人。所以1月开始,黑石就在陆续出售资产回笼资金,但不动产不是说卖就能卖出去的,不动产变现周期长,难度大,更别说在理想价位快速脱手,必须得找到买家接盘。 这时候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发生流动性风险,导致某类产品无法兑付,自然而然就出现暴雷风波。 这次违约的CMBS实际上是做的结构化产品,因此只是部分违约。当初产品设计了几个层级,所产生的现金收益,优先确保高等级本金和利息的兑付,因此据说这次违约的金额只有2亿美元左右。 但违约的金额越小,越反映公司资金的棘手程度,宁愿违约也没法兑付,那说明真挤不出来钱了。 除了资金方面,对于黑石来说,违约造成的信用损伤也是一大问题,毕竟金融行业,信心就是基石。 尤其是现在市场信心本就不足,老登上台后,到处挑起纷争,致使通胀加剧,又不得通过激进的加息来抑制通胀,利率攀升导致整个融资市场成本不断上升。在这个环境下,大家怕出风险投资都变得保守,美元存款利率都能轻松上5个点。前段时间某报道还称,国内富人都不敢到瑞士银行存钱了,银行为揽储不惜对500万美元以上的资金开出了6.5%的利息,甚至1年期存款高达7%的利率来吸引亚洲富人。这种情况,谁还去做风险投资啊,回流的美元进存款吃利息不香吗?作为私募巨头的黑石,出现这种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于是市场上有人把黑石和当年的雷曼联想到了一起。当年投行雷曼因房地产泡沫引发的次贷危机走向破产,现如今资管巨头黑石也因地产低迷出现流动性风险,不得不说房地产与金融的紧密联系,产生的威力是巨大的。而黑石与雷曼的渊源远不止于此,黑石创始人原是雷曼的投资银行家,后又升级为合伙人,1985年因雷曼的一波危机,出来自立门户成立了黑石集团。对于黑石来说,不管是金融业务还是主营的商业地产业务,现如今都面临寒冬,这次流动性危机是终端还会序曲也不得而知。但华尔街那帮嗜血的饿狼,盯的就是落单受伤的猎物,瞅准时机就要上来撕咬一口。
关注我们:大佛聊互联网金融。
温馨提示:转载敬请注明原创作者及文章出处。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