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拉响警报,中国金融资产“避风港”价值凸显
2023-03-20 08:02:39 43
摘 要:中国经济潜力大,空间足,增速快,财政货币政策稳健,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
文|唐郡 康恺
编辑|张威 袁满
“近期,美欧个别少数银行业机构暴露出的风险表明,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快速调整在产生外溢效应的同时,也存在内溢影响。”3月18日-19日举办的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说道。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硅谷银行倒闭事件为众多金融业人士所热议。宣昌能认为,硅谷银行的资产负债特征使其对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并最终引发风险。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短期内能否明显回落还存在不确定性,继续保持较高利率水平也可能对银行业等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造成不利影响,这些都增大了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两难”甚至“多难”。
近年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利率水平大幅变化,中国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并没有简单的跟随,而是“以我为主”,从本国宏观经济状况出发自主决策,保持利率水平与潜在经济增长的要求相匹配,不使货币政策偏紧,也不搞“大水漫灌”和过度刺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中国市场的开放、稳定与发展,给世界提供了多元化的机遇与选择。”宣昌能表示。
金融资产面临重新定价
3月中上旬,硅谷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回顾硅谷银行破产影响,橡树资本联席创始人及联席董事长霍华德马克斯(Howard Marks)认为,与其说这是一种趋势预示,不如说是个别事件。“这些银行业务都高度集中于少数资产类别或少数类型的存款人,而且在地区上非常集中,也就是说他们把太多的鸡蛋都放到了一个篮子里。”他说。
“硅谷银行将其投资于美国国债和机构抵押贷款。通常情况下,这些都是非常安全的资产,你不会因为持有机构抵押贷款而陷入麻烦。但是,他们有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银行的管理者投资了长期债券。虽然看上去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是比较安全的,但随着利率的上行,这些投资开始承压,承受了巨大损失。”马克斯说。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则认为,随着利率中枢快速抬升,金融资产面临着重新定价的风险,过去在低利率环境下“借短用长”的资产负债策略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利率快速上行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金融机构投资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国债等金融产品将面临着较大的账面亏损,投资者出于流动性需要或主动避险需要而集中抛售金融资产,可能引发赎回或挤兑风险。无论是英国养老金市场危机,还是黑石基金赎回危机,以及近期的硅谷银行等机构倒闭危机,都是这些风险的集中体现。”他说。
威灵顿投资管理副主席顾苏君(Scott Geary)则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充裕且廉价的资本减轻了犯错误的后果。因为一有周期性疲软的迹象,即可通过注入流动性来应对,所以减轻了央行为政策校准不当承担的负责。政府受益于这种周期性抑制,减轻了它们为不明智或无效的政策或财政支出承担的负责。企业显然也是得益方,由于周期的可预测性,又可以通过低成本债务来偿还利息、支付回购和维持无利润增长,减轻了企业为管理失误或商业模式有缺陷承担的责任。
“美国政府的快速干预,未能有效缓解市场焦虑情绪,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持续升温,恐慌情绪指数近日大幅上涨至30%左右的水平,创阶段性新高。”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认为,“硅谷银行破产对市场情绪的冲击将持续考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金融体系高杠杆和全球金融市场的联动下,任何黑天鹅事件都可能导致局部金融风险跨市场传染。”
虽然危机愈演愈烈,但在马克斯看来,现在和之前的危机没有类似之处。“现在我们的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没有出现类似之前次级贷款现象,抵押品也更加可靠,所以我认为这次不会重复历史。”他说,“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银美林、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等都不再能作为独立的实体继续运营,美国保险集团也濒临破产,这一切都是由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导致的。这些资产本质上是欺诈,银行放了很多钱到这些高杠杆的结构性的投资工具当中。”
硅谷银行及其他银行破产事件,也让市场关心,这是否会影响接下来美联储的加息步伐。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市场押注本月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则有64.2%。与此同时,此前美联储大部分资产负债表缩减的努力已有所扭转。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当周,美国银行业通过贴现窗口从美联储获得1528.5亿美元,是此前一周45.8亿美元的近30倍。
不过,在马克斯看来,2023年,美联储会继续加息,直到通胀和通胀的情绪被彻底消除。之后美联储会进入一个缓慢加息阶段,将不会在今年看到降息。
马克斯认为,这对未来带来的一个预期在于,资产价格会下降,但不会非常大幅度的下降。“利率下调的助力现在没有了,也就是说对股票不再有利。同时现在借款也没有那么容易。2009年-2021年,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偏好资产持有者和借款人的阶段,而现在我们处在一个更利于贷款人和可以找到便宜资产买入的世界。在过去的十多年,没有人急于卖掉资产。但在未来的几年,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激烈的抛售行为,这样才会出现低价买入的机会。”他进一步说道。
中国的多元化机遇
与全球主要央行选择不同,近年来,中国坚定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总体比较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并且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增强,在稳定经济大盘提供充分支持的同时,也形成了有利于稳定通胀、稳定预期的货币金融环境。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我们相信,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属性和避险属性也会更加凸显。”宣昌能表示,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资产的多元化配置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
刘金亦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强调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天职,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潜力大,空间足,增速快,财政货币政策稳健,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沪深通、沪港通、中港基金互认、债券通、跨境理财通这些双向互联互通机制陆续开通,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国资产、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日益深化,为全球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可能。“人民币资产愈发显示出投资价值,愈发体现出全球资产避风港的作用。”刘金说。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中的占比超过90%,对中国金融稳定举足轻重。
过去几年,中国银行业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作出颇多努力。会议上,王志恒介绍了光大银行的一组数据:2022年,光大银行支持制造业贷款余额接近4000亿,增幅超过20%,绿色金融贷款余额近2000亿元,增幅达到60%。“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经营成效的持续改善。”王志恒表示。
在推动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中国银行业亦是一股重要力量。据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介绍,过去一段时间,中国进出口银行积极参与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合作提供融资,支持境外投资与利用外资,既支持了中老铁路、蒙内铁路、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标志性工程,也支持了农业灌溉、农村电网等“小而美”项目,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互联互通与经贸合作,许多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中国仍是一片投资热土。202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首次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6.3%;高技术产业占比36.1%,同比增长28.3%。
汇丰投资管理全球行政总裁尼古拉斯莫罗(Nicolas Moreau)认为,西方的通胀危机导致主要央行连续加息,与处于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增长前景更为乐观的亚洲形成巨大反差。在他看来,这使得亚洲的投资市场具有吸引力,不仅因为其具备超额收益的潜力,还因为其环境差异可以实现分散投资,而中国的重新开放,是其认为应该投资亚洲的理由之一。
据贝恩资本私募股权合伙人兼亚洲联席主管竺稼(Jonathan Zhu)介绍,贝恩资本将重点投资四大领域:新能源、制造业、国际化和新消费。以制造业为例,竺稼表示,中国制造业有两大优势,一是投资优势,全世界最高效、最先进的产能在中国;二是人才优势,中国一年新增的理工科高校毕业生可能是美国的近十倍。“未来中国会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竺稼强调。
(作者为《财经》记者)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