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诺和诺德竟然超越辉瑞,而且方法竟然如此简单!

2023-06-22 08:00:09 53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304篇原创文章”

近期,诺和诺德的市值超越了辉瑞,成为市值仅次于强生的全球Top3药企。

这个事情兴许没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却让所长非常震撼,因为在全球Top20的大药企中,诺和诺德是唯一一个管线比较“单薄”的企业,可以说,他这么多年的业绩,都只是靠糖尿病、代谢这个细分赛道撑起来的,在售、在研管线都非常“简单”,在全球Top20药企中,你完全找不出第二个。

最典型的莫过于强生,制药、器械、保健品、消费品……你基本找不到强生不涉足的领域,这些Top级别的药企,哪个不是横跨数个领域,管线让人眼花缭乱?

而诺和诺德正是凭借自己的专注,一步一个脚印在糖尿病/代谢领域深耕,走到了今天。

从广泛到聚焦

曾几何时,《价值事务所》刚成立的时候,我们的覆盖范围也很广,几乎什么行业都看,如果有心的同学去看《价值事务所》的分析目录,不难发现,医疗、消费、金融、地产、化工、公共服务、科技……《价值事务所》几乎全都有覆盖。

但没多久,《价值事务所》就开始放弃一些行业,因为团队人力资源有限,什么都覆盖,其实什么都无法做到深入,仔细看早期的文章,几乎都停留在肤浅的财务报表层面。

于是,《价值事务所》开始从广泛走向聚焦,最后把覆盖范围锁定在涵盖大医疗在内的大消费。

一方面所长本人是医学科班出身,另一方面,医疗和消费很多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并且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较好理解。很多时候,在医疗内部找不到的答案,在大消费可以找到,在大消费内部找不到的答案,在医疗内部可以找到。

典型如服装、电子烟、消费电子代工厂与CXO,白酒与品牌中药,零售与药店,连锁门店与医院……

开始专注以后,所长能明显感受到自己乃至团队的变化。对于很多公司、行业的理解越来越深入了,一开始听行业电话会议很多都不太能听懂,到后来竟然还可以给对方提点建议;一开始和产业内大佬吃饭都只能听他们说话,一句话插不上,后来竟然可以开口和大家一起聊;一开始对很多东西是一知半解,属于依照常识“看山是山”的程度,一旦出现什么鬼故事,就很容易出现“看山不是山”,到后面可以做到任凭鬼故事如何猖獗、行情如何波动,都能“看山依然是山”。

近两年,涵盖医疗的大消费领域日子非常不好过,但《价值事务所》仍一如既往地分析这个板块的企业和行情情况。于是,新能源火爆时,被读者嘲笑踏空新能源,AI火爆时,被读者嘲讽踏空AI,只要一有新热点,下面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留言,而且赞还不少。

哈哈,只能说这些读者不懂我们,他们眼里只有账户上一时的盈亏,没有其他,他们不知道多年专注一个行业,不论投资还是做研究,最终会带来多么不可想象的力量。

别看《价值事务所》现在遭人厌弃,但由于多年来对大消费(医疗)的坚守,不论是2019年-2021年6月的牛市,还是2021年6月至今的大熊市,我们都在,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待下一波相应牛市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收获难以想象的“好处”,也许就一夜成了名。

想想看,当年的但斌、唐朝,不就是靠多年坚守茅台成名的么;当年的高瓴资本不就是靠多年坚守京东出名的么;片仔癀的第二大股东王富济不就是靠多年坚守片仔癀成名的么……

当年其他东西飞涨,他们“傻傻地抱着”自己坚守的东西不放,在当初的那些旁人看来,可不就是“大”、“又踏空了”。

为什么越到后面他们越淡定从容,正是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周期中,他们尝到了太多的好处,待下一次被“众人耻笑”时,于他们而言,又是一个“再次逆势突袭”的好机会。

换个角度,假设《价值事务所》同前文读者留言所希望的一样,医疗火时分析医疗、新能源火时分析新能源、AI火时分析AI、芯片火时分析芯片,那我们在所有行业都只会是“小萌新”,都只会停留在最肤浅的表面认知,同市面上绝大多数账号没有任何区别,如此的话,凭什么大家要来看我们而不是那些账号?

是因为我们比别人埋伏得早,然后切换得更快么?

别搞笑了,市场上做趋势分析的账号一大堆,有几个经历几轮牛熊还在的?雪球上早期那么些超级KOL,除了唐朝那几个坚守能力圈搞价投的,还有几个现在仍在更新?

跟着趋势、热点搞分析,于个人而言,是很难得到沉淀的,你做一辈子,也无法保证比刚上手的新人有优势,甚至有可能年纪越大精力越跟不上,越难和年轻人卷“热点”、卷“趋势”。

但专注一个行业搞研究就不同了,尤其是像大消费这样的永续性赛道,由于行业一直存在、一直增长,永不过时,即便一时不在风口上,过段时间就会风水轮流转又转回来,到那时,由于多了几年行业的经验沉淀,与新人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大,时间越往后移,优势就会越明显。

换句话说,专注于大消费领域搞研究,《价值事务所》就是时间的朋友,跟着市场趋势风格漂移,啥火分析啥,我们就是时间的敌人,最后会被时间无情地打败。

这也是为什么当《价值事务所》下决心要进入新能源领域时,并不是由事务所团队自己来做,而是重新成立一个《新能源大爆炸》团队,专门独立出一个聚焦新能源的深度研究账号。

或者再换句话说,大家都是做板块轮动,凭什么你能赚到钱?

历史上有长期公开记录的投资大师们,无不例外,都是实打实的价投派,而那些右侧交易、趋势交易,“不论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不论什么投资方向,当下能赚到钱才是好方法),归根结底是毒药,毕竟拉长时间看,是没有任何人验证过的方法论。

不记得在哪里,所长看到过一句话,当时印象非常深刻,以至于印在了脑海中:投资中最昂贵的代价、风险和毒药,就是用没有经过得到验证的方法论,陪上自己的本金去试错。他们以为自己的方法高人一等,但实则逻辑无法自洽

专注的力量

马云曾说:“如果你发觉你的朋友在做一件事,做了六个月他还在做,你也刚好有需求,你就找他了解一下;如果他做了一年还在做,那你一定要找他好好了解一下;如果他做了三年还在做,而且越做越好,越做越努力,那你一定要跟他一起做!如果他做了五年还在做,而且不顾一切地做,说明这是他的生命。一个用生命做事业的人,你无论如何要跟上他,因为只有跟上用生命做事业的人,才能带你去到比你想要去的更高的位置!”

虽然短期内市场有这样那样的诱惑,区块链、芯片、新能源、军工、AI……虽然很多读者都劝我们迎合市场风格,什么火就多分析一点。但所长还是想长期坚定选择大消费方向,甚至在大消费领域也会尝试越来越聚焦。

很多时候,专注最终会把你带到之前难以想象的高度上。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