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原料开发步入2.0阶段,三大趋势凸显

2023-08-07 08:00:26 40

作者|《未来迹》林宇

生物制造和植物原料正在成为新一轮化妆品原料竞赛中的执牛耳者。

7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三大部门发布《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显示,2022年轻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16.2%,2023—2024年主要目标为平均增速4%左右。

在《方案》中,最显眼的一条莫过于“利用生物制造技术,推进特色植物原料的创新开发与活性原料的规模化,是当前原料端口需要推进的关键点。”

《方案》中还提出,要加强特色植物原料开发创新,推动活性原料生物制造规模化生产,加大在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

政策常常是趋势背后的推手。新的政策除了稳住重点行业外,培育壮大新增长点也成关键,但想抓住风口的前提是,弄清楚风究竟从哪里来,乘上风口的难度有多高。

 

化妆品原料竞赛跨入2.0阶段

2021年至今,化妆品原料备案数为68款,按照制备工艺不同,主要分为化学原料、植物原料、生物技术原料三大类别。其中化学原料占比最高,达48款。生物技术原料和植物原料数量相当,分别为8款和7款。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化妆品原料的新一轮竞赛已经出现如下趋势:

1.新原料备案数量在大幅上升,得益于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实施,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正开始向产业的“芯片源头”发起冲锋。

2.植物类原料备案数量明显增长。仅2023年5月-7月期间就备案了4款植物原料,甚至超过去两年之和。而美丽修行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植物提取物类成分共有4679个。七年间,应用在化妆品的成分数量在不断增加,截至2022年末达3271个,应用率接近70%。

3.植物原料开发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在同一时期备案的生物技术原料中,部分原料来源为茶叶、蝉花、雪莲等植物的细胞和发酵产物,2022年—2023年期间备案数量较多。

这背后,离不开众多企业的猛攻,以及政策的强势引导。

欧莱雅等企业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正在将玻色因等一系列核心原料“绿化”,正在积极与国内的生物技术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加大对生物制造技术的投资。集团旗下BOLD基金投资MICROPHY等热门生物技术公司,而资生堂在中国第一笔产业投资给了生物技术公司创建医疗……

本土企业也逐渐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例如全球最大透明质酸供应商华熙生物,实现从原料研发到成品的全产业链布局。福瑞达、巨子生物、中科欣扬等生物技术企业也在这条道路上发展壮大。

而大连普瑞康、百岳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展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种质收集、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生产工艺。

在政策方面,我国一直在政策上给予特色植物原料研发相应支持。例如,《条例》中明确提到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此后,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相关部门陆续发布文件,鼓励开发特色植物资源,建立相应研究开发体系。

在政策一步一步地开放之下,新一轮的化妆品原料竞赛的战场更为开阔,技术火药味更浓。

这轮竞赛已经不再是“新手期”的“菜鸡互啄”,也不可能是外资企业的单方面碾压,而以植物原料(包含特色植物)、生物制造为抓手的中、高阶竞技。

我们隐约看见,化妆品行业原料竞赛的2.0阶段,正在徐徐拉开帷幕。

 

想要入场?

先突破这4大瓶颈

无论是《新规》还是《方案》,都在告诉行业,拥有更高技术含量、更具创新价值,且符合未来国家整体碳中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新原料技术,将在未来的市场里得到市场与政策的“奖励”。

这样的游戏规则,也指明了参赛企业需要克服的瓶颈:

1.基础研究薄弱。

特色植物原料开发“量”大于“质”,基础研究不足。

某业内研发人士认为,从技术角度分析,2021年至今企业推出的大多数植物来源原料创新性并不够,对某一植物的基础研究深度不足。

他指出,“目前对于植物本身的标准建设方面并不是特别成熟,其实限制了植物原料差异化开发。与此同时,化妆品企业对植物来源原料的基础研究做的比较少。”

“例如红景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对化妆品行业而言,是否还有更贴合、可利用的价值?还有什么作用?上游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难以开发某一类植物的新用途。”

2.壁垒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

《FBeauty未来迹》也在梳理2023上半年化妆品企业专利申请情况时发现,植物提取物类的专利申请数量明显减少,只有1-2家企业进行相关研发,申请数量不足三个。而去年有5-6家美妆企业都做了相关专利申请,仅是丸美一家的申请数就高达9条。

与此同时,近两年同类型专利与产品越来越多,消费群体增速无法跟上,才导致今年数量大幅下滑。

中国日化协会化妆品专委会秘书长贾焱告诉《FBeauty未来迹》,“植物提取物类原料的工艺和制备过程相对而言比较确定,最大的差别在于植物的选择上,导致市场上相似的植物类原料越来越多,无法打出差异化。”

这其实源于化妆品行业植物原料的研发的“痼疾”,在过去,企业在植物原料开发上过分、求新、求奇,用“新鲜感”驱动市场与品牌,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寻找更新的原料,但十分缺乏对原料本身进行深挖。

3.放大量产依旧是个难题。

在生物制造领域,原料的规模化产出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

弗图医学创始人梅鹤祥告诉《FBeauty未来迹》,实验室中的环境简单,对原材料的改造相对容易。但放到大的发酵容器当中,存在温湿度、酸碱度、菌群环境等多项容易受到影响的关键变量,微小误差都会被无限放大,导致量产失败。在影响收率、降低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带来额外的环境污染。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Howard Chou也曾公开表示,真正将一个生物工艺从小试放大到生产规模很少见。因为大部分做生物的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对菌比较熟悉,但是菌在整个产品线可能只占5%—10%,发酵罐出来后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条道路上产出优质科研,却因工业量产不及预期而倒下的企业案例屡见不鲜,化妆品企业还仅仅只是其中的一小块领域。

但也有好的一面,例如巨子生物在拥有1条年产能达630公斤的稀有人参皂苷生产线的基础上,去年下半年又启动了“西安稀有人参皂苷”新生产车间,预计未来产能将达26.78吨;合成生物企业瑞德林不久前百吨级绿色活性原料智能工厂达到正式投产条件,年产值预计超4亿元。

4.原料的运营软实力不足。

事实上,千辛万苦做出原料其实只是第一步而已,这只是企业科研硬实力的竞争。

想要真正市场化,一方面,必须放大产能完成量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里,企业需要用运营品牌一样的精细思维来运营成分。

围绕原料整个生命周期地运营,是企业和原料最终落地到市场,赢在市场的必要课题。这是软实力的竞争。然而市场教育、技术包装、科技背书等多角度的成分运营工作只在一些大企业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未来的想象

虽然仍有4大瓶颈横亘在原料竞赛的前路上,但新一轮竞赛的前景,仍值得所有人展开最好的想象。

在政策的指引之下,利用生物制造技术促进整个行业植物原料的创新以及活性原料的规模化,能够进一步释放行业潜力、拓展发展空间。

1.大大提升效率。

对于某些市面上已经应用或未应用的特色植物,生物制造技术能够加强对其的基础研究,挖掘出其他作用。

“例如某一植物中存在一种抗氧化剂,通过基础研究发现还具备新的抑菌效果,就可以通过合成生物的方式制造出来,既能提高产量,也能降低经济成本。”

梅鹤祥分析,在此过程中,如何发现成分中的新功能和新功效,并高效找到相对应的基因片段,并将此片段转接到更适用于现代工艺菌种中,都属于植物原料的基础研究范畴。

例如,利用菌菇发酵而来的麦角硫因收率较低,利用酶法能够不仅能够提升产出效率,还能够增强原料纯度;又比如多元醇的初级原料需要通过废秸秆发酵获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生物制造技术能够帮助降低环境压力。

2.降低应用门槛。

例如化妆品原料“雪莲培养物”,便是选择被国家列入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天山雪莲离体组织,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作为继代种子,给予一定条件培养获得大量雪莲细胞,再经干燥粉碎后获得。

通过这种方式,一些稀缺的植物原料,也能够获得规模化的量产,得到更高的普及度。

与此同时,一些应用成本较高的原料,也能够降低市场引用门槛,例如生物智造能够推动人参、虎杖等天然植物草药的产能。而曾经贵如黄金,现在“万物皆可”的透明质酸也是生物智造降低应用门槛的最好案例。

3.打开更大的市场。

市面上还存在生产规模已经比较大的原料,可以进一步推敲。

例如以生物发酵而来的乳酸,在市面上生产规模已经很大,再钻研如何提升效率意义并不大。但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乳酸转化为PLLA聚乳酸产品,应用场景和附加值双双提升。

“生物制造技术还能够推动藻类、代餐中生物基成分的规模化生产与开发,涵盖范围包括食品、化妆品、药品。”梅鹤祥认为。

事实上,不少化妆品企业正在跨界大健康领域,一些应用在化妆品领域的原料,也在跨界走向功能性食品等领域,为企业打开更大的市场。

《方案》的发布,对化妆品企业而言具有导向性价值。政策的落地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一系列产业政策的扶持、人才吸引以及投资风向。“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到化妆品行业,推动基础研究进步。与此同时,会有更多的化妆品企业去做这项工作,加快新物质的开发利用,带动整个行业向好的趋势发展。”梅鹤祥认为。

另一方面,推动国内原料企业向高质量发展,也是撬动被外资企业长期垄断的原料产业格局的重要支点。

相对于国外,中国的后端工艺放大、发酵量产层面具有绝对优势,新的政策,为国内原料企业提供“主场优势”。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利用中国地大物博优势,从特色植物原料创新入手,并进一步推动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将成为本土原料企业发力的关键。

END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