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亿人次出游!这些地方太火了

2023-09-03 08:00:14 49


出品:21世纪经济研究院

作者:吴文汐

编辑:陈洁

图源:摄图网

今年的暑期,全国多地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

在北京,不少游客将环球影城作为了旅程第一站,在哈利波特、变形金刚、功夫熊猫等热门IP中感受童年情怀;在武汉,游黄鹤楼、坐观音号、吃小龙虾成为游客的必备行程;在柳州,众多游客慕名前来打卡网红小吃螺蛳粉,大街小巷中人头攒动。

沉寂已久的旅游市场爆发,是拉动暑期消费最重要的原因。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8.7%。

李霞(化名)就是暑期出行的一员,她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详细描述了热闹的暑期旅游市场:“我选择在7月底去贵州和湖南旅游,结果到处都拥挤得很。我去的一个相对偏僻的贵州小镇,本以为应该是宁静秀美的,结果一到那儿发现,整个小镇挤得水泄不通,主干道车都开不动,到处是带着娃旅游的家长和摆摊的商家。”

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9月1日,据国铁集团数据,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3亿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在居民消费理念不断升级下,清凉经济、夜经济、演出经济、研学游等众多新业态热度持续走高,成为了今年暑期消费中的新引擎。

1

暑期旅游消费增长明显

在2023年的暑假,消费在不少领域显示出不小的热度。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348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38083亿元,增长7.5%。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同比增长2.5%。

从重点城市的消费情况来看,北京1-7月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9.1%;上海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5%;深圳1-7月社消总额同比增长10%,均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这得益于疫情影响过去后,居民消费欲望和需求的强劲反弹,也与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一系列暑期消费季活动有关。

7月,商务部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作为“2023消费提振年”六大主题活动之一,结合暑期消费旺季,组织各地举办了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包括北京“夜京城”、江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浙江“暑期来消费”、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点活动,持续至8月底暑期结束。

同时,北京、重庆、浙江、广西、湖北等多个省区市均在暑期到来之际推出了暑期消费券。例如,武汉在8月11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WS热雪奇迹、琴台大剧院/音乐厅等500余种文旅商品。

今年,旅游市场的爆发是拉动暑期消费的主要原因。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8.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1万亿元,约占全年国内旅游收入的28.7%。今年暑期的旅游热度明显高于2019年同期,多数目的地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暑期旅游热也带动了暑运数据的攀升。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数据,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3亿人次,创暑运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同时,一些热门景区也迎来客流高峰。

截至8月23日,携程暑期旅游订单数据显示,目的地为北京的暑期订单量同比增长127%,暑期热门景点包括:慕田峪长城、北京环球度假区、八达岭长城、中国地质博物馆、明十三陵。目的地为上海的暑期订单量同比增长241%,暑期热门景点包括: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动物园、东方明珠、上海海洋水族馆。

暑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00%的还有西安、南京、成都、深圳、青岛、苏州、济南、厦门、扬州等地。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消费在今年的暑期消费中增长突出,长时间沉寂的旅游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新兴文旅项目吸引诸多游客关注,比如许多来北京的游客都选择将环球影城作为旅程第一站。

随着疫情影响褪去,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逐渐提升。暑期旺季的到来,让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后续如何延续暑期消费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振消费活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服贸所研究员高宝华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从消费供需上来看,应优化供需适配水平,着重从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建设消费场景、打造知名消费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产品和服务消费流通渠道、提升游客交通出行便利化水平等。

“开学季到来,也需要推进大中开学季消费,鼓励银发经济等新业态,推动中秋、国庆等假日经济、周末经济。此外,在促进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以及国潮、中华老字号商品消费,强化餐饮消费、文旅消费、体育消费等服务消费,增加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上,要加大力度。”高宝华表示。

2

众多新业态走热

今年的暑期消费季,哪些消费场景最为火爆?观察发现,今年演出经济、清凉经济、夜经济、研学游等新业态和新场景在暑期热度走高。这也反映出各类消费场景的供给在不断丰富。

今年的暑期,沉寂三年的演出市场热度攀升。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中午12时,2023年暑期档演出市场票房为37.01亿元。

国家电影局9月1日发布统计数据,2023年6月1日至8月31日,我国电影暑期档票房达206.19亿元,观影人次为5.05亿,这是我国暑期档票房首次突破200亿元,创造了新的暑期档票房纪录。

8月4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监测显示,7月份至8月份,大中型旅游演艺项目将超300个,预计可接待观众超1500万人次。同时,演出对于周边区域形成聚合效应,直接带动区域客流增长和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一些列消费,成为了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

海口市旅文局数据显示,7月,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海口站点便为海口带来了9.76亿元的旅游收入,其中省外游客的占比达到61.5%。9.76亿元收入的概念,相当于海口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三倍。而据西安发布公众号数据,8月在西安举办的TFBOYS演唱会也带动西安“入账”4.16亿元旅游收入,由此可见演出对于文旅、消费具有极强的拉动作用。

而今年入夏以来,多地遭遇高温天气,这也促使避暑经济、清凉经济成为了暑期消费热词。携程数据显示,暑期以来,以滨海游、草原游、高原游为代表的传统避暑目的地机票订单量较5月同期增长23%,其中滨海目的地机票订单增长34%。

值得一提的是,清凉经济带动的不只有热门城市的暑期消费,一些小众地级市、县级市也因此成为热门目的地。

湖北恩施绿葱坡滑雪场总经理胡陶木在之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便提到,绿葱坡小镇是华中区域比较知名的避暑胜地,今年小镇的酒店平均客单价在每晚600元左右,7月中旬以来基本每天是满房状态,除了武汉客源,外省长沙、重庆客源也比较多,大家主要是来避暑和休闲游。

高宝华认为,究其原因,避暑消费火爆与消费群体密切相关,暑期消费的主力群体是学生和亲子家庭,大部分属于80、90后人群,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喜欢夜生活,也更舍得花销,再叠加今年多地极热天气的影响,导致了避暑游热度走高。

多地也在抢抓暑期清凉经济这一波高潮。例如,九寨沟县提出积极发展避暑经济,瞄准老人康养、学生避暑、家庭休闲等夏季避暑市场需求,增加康养度假、研学夏令营、户外运动、亲子民宿、田园采摘等避暑旅游项目供给,不断丰富游客避暑消夏体验。江西省西山镇、湖北省利川市、甘肃省平凉市等地也提出了相关举措,推动清凉经济释放效益。

此外,作为消费新业态的夜经济也在今年暑期再度走热,例如湖北武汉在今年6月入围网商银行发布的中国十大夜经济城市,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过半。据携程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湖北暑期夜游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54%,武汉入选全国十大热门夜游城市。

“这些消费新业态的发展折居民消费理念上的改变。”赖阳认为,过去消费者将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但现在更多的追求品质生活,基本的生活消费占比逐渐降低,而服务消费、文旅消费上的占比提升。这一消费理念的转型也会经历一个过程,先从Z世代人群开始,逐步覆盖到中产阶级等更大的范围。

从数据的表现上也能体现出这一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的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7月份,中国零售业景气指数为50.1%,连续7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但这一指数较上月下降了0.8个百分点,表明零售消费增幅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文旅消费正在攀升。

在赖阳看来,未来,文商融合趋势将更加明显、消费业态将更加多元,游客会倾向于选择更有品质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费项目,旅游体验也从简单的“到此一游”转变为休闲游、深度游。

“顺应这种趋势,地方也应该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来契合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付费的心理,同时也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丰富商业生态,以激发商家的创造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赖阳表示。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